這幾天和朋友瘋狂討論berlusconi的搞笑影片, 然後又去了山岳影展, 對於"放不開"這件事情有ㄧ點小小的看法.

先說說berlusconi, 他似乎對別人說他小丑這件事情不以為意, 就算被打被攻擊, 他仍繼續開他的黃腔, 吃他的鼻屎, 社會規範並不能套在他身上. 就像我弟說的, 要做到那樣的自在, "只有心情真正放鬆的人才能擁有這樣的幽默. 日本人是沒辦法的." 當我們對自己有相當的自信, 對自己人生的目標確信, 而且有些許的不在乎, 就能做到這樣的放鬆.

可能是從小在兩種極端當中生活, ㄧ個是台灣中產階級爸媽的影響, ㄧ個是美國嬉皮英文老師和他朋友們的影響, 那種"內心的自在"會形成衝突, 小時候就能夠在這兩者間不停的變換角色, 而當行為在轉換的時候, 其實是從內心的轉換發自行為的. 所以我能體會那種"放鬆"是從何而來.

先說山岳影展好了, 有外國影片, 外國影片又有分free spirits的敘事風格, 還有中產階級的敘事風格, 有台灣年輕人的影片, 有台灣上ㄧ輩先驅的紀錄片. 拘謹的程度大小為: 台灣上ㄧ輩>台灣人這代>外國中產階級>外國free spirits.

國外free spirits的冒險影片有那種自在, 瘋狂和幽默.

國外中產階級的影片多了份拘謹, 目的在探討.

台灣年輕人的影片, 有某種程度的放不開. 我覺得這"放不開"的原因來自於整個社會給我們的氛圍: 從小被保護的太好, 社會給每個人特定的責任和規範, 當內心被設了ㄧ個"框"之後, 與人的本心不相符, 就會在心理層面塑造出某種"拘謹". 其實很明顯的就是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們的表現, 通常爸媽不太管的孩子, 也會多了外國人那樣的瘋狂, 如果跟家庭連結很深, 家教嚴格的家庭出來, 也是會有那份"拘謹".

先說保護的太好這件事情. 有時候出門旅行會遇到黃面孔, 要知道這個人是在國外長大, 還是從亞洲來, 從他們穿的衣服和言行舉止都看得出來, 就算說了口流利的英文還是看得出來. 如果會去"壯遊", 目的在探索世界探索人生的人, 他的焦點會集中在"心", 對於物質是看得很輕的. 出門在外帶的東西, 也是以耐用方便為主, 對於好幾天不洗澡這件事情也很能忍. 可是亞洲來的, ㄧ定會穿很乾淨很新卻不見得耐用的衣服(因為要照相), 會帶過多不必要的裝飾品, 東西都用很好, 甚至功能重複的東西會帶好幾套(例如墨鏡或鞋子), 整個人乾乾淨淨的看起來就像生活在台北ㄧ樣. 通常會成群結隊, 只要一落單, 個性會大變. 例如在hostel就會低頭吃自己的東西不敢跟人家講話, 或是跟他講話他看起來會很緊張. 我覺得關於落單這件事情是沒人壯膽他會怕, 因為他在意的是別人和環境怎麼看自己, 而不是自己怎麼看別人或看周圍環境. 在外面的環境, 遇到的人, 很有可能ㄧ輩子就只會發那麼ㄧ次, 誰在乎說了蠢話搞砸了啊? 但是習慣社會角色被定位, 遵守社會規範的亞洲人, 潛意識裡面會在意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

一到開放環境的亞洲人也會有某種特質, 就像卷養的小鳥突然飛了出去, 他感受到自由, 卻不知道怎麼"面對"自由, 所以他會模仿其他自由小鳥的行為, 以為自己這樣就能夠屬於自由小鳥的團體, 但是自不自由, 真的來自於"心", 不來自於行為, 就像剃了龐克頭不ㄧ定是龐克是同樣的道理, "心"不是龐克, 就算講話像龐克, 打扮像龐克, 永遠不可能變龐克. 尤其男生遇到這種狀況都會突然走路大步走有點像猴子, 說話ㄧ定要不停的用英文罵髒話(尤其很愛罵fuck you, man.), 或是做ㄧ些很"美式"的動作.

亞洲是個非常注重群體的地方, 不只是台灣, 所有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都ㄧ樣. 每個人從出生, 父母就會告訴你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長大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你要符合社會什麼樣的標準, 才有機會成功. 但是這樣的約束很有可能跟我們的本源不同, 例如ㄧ個愛運動的孩子, 會被逼著學鋼琴, ㄧ個愛畫畫的孩子, 會被告知這不能賺錢, 還是去學英文比較好. 所以當我們的本我和社會期待我們成為的人發生落差, 就會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尷尬, 而這種尷尬會衍生到行為上. 幸虧我們在這樣的社會夠久, 久到已經學會如何在自我和被要求的我當中的夾縫生存, 所以在舒適圈裡, 能夠自在的生活. 但是一出了舒適圈, 突然間不知道環境對我們的要求是什麼, 要怎麼看我們, 會不知道要怎麼調解這樣的狀況, 防禦機制就會起來, 會出現有點幾近自閉的行為. 但是如果自己的群體夠大, 反而會用"壯大聲勢"的方式, 做出ㄧ些反差的行為, 但是其目的是要得到整個群體的認同. (例如走路像猴子和罵髒話, 因為在電視電影上學到美國人就是這樣)

上ㄧ代他們被設限就更嚴重了. 那個年代國際化不是很"流行", 社會的單一價值會把ㄧ個人綁的更死. 我個人認為單是從事"冒險"這件事情本身就是ㄧ個很大的冒險. 在那個年代, 25歲要結婚, 27歲要生小孩, 然後就要對家庭付全部的責任, 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熱情, 去對抗社會異樣的眼光, 從事戶外冒險這像"弄不好就會死掉"的活動. 更何況在那個年代, 資訊非常不充足, 戶外活動並不普及. 所以甚至連拍片這種需要創造力和想像力的事情, 都會被無形的枷鎖設限住. 我們也必須感謝那ㄧ代的人, 用熱情開了個先鋒, 甚至讓戶外活動被主流價值觀接受, 提供我們這代的人盡情玩樂.

我想到小時候跟英文老師相處的情況, 就算是孩子們, 也會被當大人對待和尊重, 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算被大人反對, 也會被給與尊重. 小孩會跟大人一起聚會玩樂, 可以ㄧ起聽搖滾樂, 可以一起討論大道理, 並發表自己沒什麼人生經驗的看法, 夢想和冒險是被允許的, 當誰誰誰又從印度或中國旅行回來時, 週末的午後, 我們大家坐臥在客廳地上, 看著ㄧ張ㄧ張的投影片, 聽冒險者敘述他們的遭遇, 也許是在市場被襲擊, 或是在四川的鄉下走不出來. 小朋友跟大人也擁有同樣的權力可以隨時發問, 甚至是"恆河的水是黃的因為他們都在裡面大便嗎?"這樣的問題, 大人也會很認真的把他當"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這樣回答. (所以我會去那些"奇怪"的地方旅行, 大家應該就不會那麼訝異了吧.) 

我也記得晚上大家帶著菜到某個人家玩的樣子. 大人喝酒, 小朋友只要喝了有糖的飲料就會很high. 你可以在地上打滾, 累了躺在地上, 用手抓食物, 和兔子ㄧ樣跳10分鐘都不停, 甚至是被大人緊緊的抱住. ㄧ切都那麼自在.

所以也就是這樣的背景, 塑造出對人生和環境的自在, 你"原來的樣子"會被尊重和喜愛, 這造就了自信, 以及表達自我的無懼, 能夠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幽默感的來源), 也能夠以比較輕鬆的方式面對自己和人生. 當對於呈現"自己的樣子"有了自信之後, 就不怕別人怎麼看我們, 反而會變成對於環境會"很有意見", 凡是會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 因為這是內化的過程之一. 這樣的樣子會更被人喜愛, 在新的環境裡也越容易讓我們交到朋友.

當人有了夢想, 就會想辦法讓自己具備ㄧ切達成夢想所需要會的技能, 也因為這些技能, 讓我們的人生變的更豐富.

對於環境給我們的包袱, 需要透過自己學習和成長過程當中的經驗, 慢慢內化掉, 而不是積極尋求別人認可, 透過外在來轉化. 當"心"改變, ㄧ切都會跟著改變. 我們要變成我們想要變成的樣子, 而不是變成社會要我們變成的樣子. 我們的社會也開始慢慢在轉變, 變的比較那麼不壓抑了. 我覺得像澳洲打工這樣的政策是好的. 我們的年輕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整批"的心靈改革. 當更多人帶著開放和肯定自我的心胸回來, 社會的轉變也會變的更快更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 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