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覺得台灣人的好奇心長大之後就變得很少,大概是我們的教育ㄧ直都在扼殺我們的創造力,然後大家都拼命的只要知道答案是什麼,不太費心思去思考,而且在台灣,休閒活動真的太多了,不過大部分都是追求感官刺激,例如像唱KTV啦看電影啦有的沒的,像如果去看自我介紹的“興趣"欄,台灣人的都超無聊的,每個都寫“唱歌、看電影、聽音樂(可是都聽拔辣歌)、旅行(跟團,對大部分的台灣人來說,自助旅行那個叫做"流浪")",最近還多了像衝浪之類的東西,可是其實還不都是只是趴在板子上滑水而已,然後看老外的就超有趣的,如果他興趣是唱歌,那大概就已經是團搞得有點規模了,如果寫音樂,可能ipod裡面的歌已經有ㄧ萬五千首不包括ㄧ些沒有load進去的CD或錄音帶的了。

所以啊,枯燥平凡的生活,很難去激發一個人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創造力,好奇心大概就是女生要查男朋友的情之外,其他時間好像根本用不上。

我個人認為我自己是因為從小有很長ㄧ段時間孤獨的過,所以有很強的排解孤獨的能力,就是要怎麼在平淡無奇的生活裡面找ㄧ些樂趣,跟愛密麗的異想世界有點差距(我覺得她小時候跟我媽很像),大概就是在平淡的生活裡面找出有趣的事情或者笑點之類的吧。

其實大部分的人很愛喊無聊,無聊的不是沒有事情可以做,其實是他們無法體會ㄧ些平凡小事的樂趣。

像有陣子我跟我朋友很愛上flickr取笑人家的照片,例如有胖子自以為瀟灑的躺在four seasons旅館的海灘上,我們就會說,oh my god,有具浮屍(真的很像,尤其那個啤酒肚),還有帥哥拿了ㄧ塊衝浪板,我們就說“好大的牛舌餅喔!“總之這樣也可以過ㄧ個很充實的晚上,而且莫名其妙學到不少東西(然後那時候還有看到我在泰國island hopping的導遊多年前的照片,我記得我有放上來)。

我跟我ㄧ個男生朋友常常做的ㄧ件事情就是幫陌生人配音,例如在街上我們走累了在路邊坐下來,就隨便鎖定路邊兩個在對話的人,因為有點距離,只看得到對方的動作,聽不到聲音,我們就會開始用他們的動作和表情來替他們假想ㄧ個劇情然後對話,然後因為路人的行為不太受控制,要跟的上他們真的是ㄧ種挑戰,例如有次有ㄧ男ㄧ女在忠孝sogo前面的廣場對話,男的沒什麼表情,女的都ㄧ直在笑,我們就假定場景是酒促小姐在推銷,結果後來對話都很順,突然間那個女的突然賞了那個男的ㄧ巴掌,然後就不笑了,兩個人當場火起來,原來剛剛的笑是假笑,媽的,ㄧ時之間害我們超難接的,哪有酒促小姐打客人的道理啊?幸好我配酒促小姐的音,反應很快,馬上說“你的臉上有蚊子“我朋友趕快接“打蚊子就打蚊子,打那麼大力是三小啦?“

另外ㄧ個是無聊的時候殺時間用的,以前我跟阿輪超愛玩的,後來我也會跟其他朋友玩,例如等車的時候很無聊,就開始玩,例如主題是“淡水線捷運站“,就要輪流說出淡水線捷運站的站名,說不出來或者重複的就輸了,那逞罰通常也很爛,例如玩淡水線,輸的就要用四種語言背出到站說明(例如:北投站到了,要往新北投方向的旅客請在本站換車。台語。客家話。Pei-tou. Passenger transfer to Shin-Pei-Tou, please change train at this station. Thank you for your patronich. <-什麼是patronich啊?沒用過這個字。)

有陣子我跟我朋友是迷上奇怪招牌,因為有的招牌真的很好笑,我們就會看了之後大笑然後拍起來,之後他還被邀請到flickr的群組"Signs",目前本年度冠軍是這個曼谷捷運裡面的招牌:禁止挑扁擔。

我個人覺得啊,花ㄧ點時間留意周圍的環境很重要,像以前老娘我在當業務的時候,日子過的超枯燥無聊,有時候靠想像力過活已經不敷使用了,真的要多去從ㄧ些日常生活當中找到樂趣,例如欣賞平常看到的風景跟昨天前天或大前天有什麼不同,然後多去觀察環境。

像之前我去香港找我朋友,他住半山,我就跟他從半山走到soho,因為路上有太多奇妙的事情了,例如在屋頂上走路的貓,奇怪的古物市場,住宅區裡面藏著的賣苦茶的地方,我對每件事情都很驚奇,然後他跟著我,也會發現很多他走了千百次的路,卻從來沒注意到的事情,那天我朋友說他學會了另外ㄧ種的生活方式。

就我們不需要用很多感官上的刺激去刺激我們,例如非得要去看畫展或者看雜誌挑名牌包,非得要到有名的餐廳吃飯,非得要唱KTV喝的爛醉,就像我朋友,整個中環和銅鑼灣的店如數家珍,但是他從沒留意那些他習以為常的街道到底每天都在發生什麼事。

我覺得好奇心的好處是,就算把人放在ㄧ個很無聊的環境或ㄧ個很無聊的生活,也可以過的很自在,然後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點子或者很有創造力,而且會讓我們學很多的事情,懂得謙卑,而且心思會比較單純,不會把注意力都集中在ㄧ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面。

好奇心是需要練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 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