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荷蘭,早上終於睡的比較多了,八點半才起床,右頸肌肉已經痠了好幾天,今天總算比較好一點,但是一早起來就很煩燥,為什麼沒訂單很煩,有訂單更煩呢?然後就吃昨天買的早餐,結果很難吃,因為土斯沒烤過,然後早上吃冷的東西胃冷到就不太舒服,情緒不太好。

後來打開電視看到電視台在撥古典音樂演出,一剛開始是合唱,後來是弦樂,中間穿插訪問我聽不太懂,應該一開始是在講這個弦樂團,後來就是在講那個首席小提琴手的故事,那個首席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女生,還播放她小時候的影片,就她才三四歲吧,拿了一個很小小小小提琴在拉,旁邊有鋼琴伴奏,她一整個臉就是很陶醉的樣子,好可愛!我覺得做事情要成功就像要有她那樣持續不斷的熱情吧。

結果看了音樂表演之後,心情突然好起來,反正天塌下來,我那麼矮,先壓也是壓荷蘭人吧,所以想說事情應該不會那麼糟糕,看到這個就想到以前在美國的時候有參加過樂隊一段時間,又參加旗隊,我就很感嘆啊!大家都說亞洲人很團結,外國人很自我中心,外國人這樣不好,我覺得事情不能這樣說耶。我覺得亞洲人的那種團結,是打壓式的,就是團體裡面不能有比較強的人,如果強,整個團體會打壓那個人,所以我們中國人講求身藏不漏、長幼有序、謙虛,但是如果強的人不發揮實力,要怎麼把整個團體品質提升呢?而且亞洲人的團結是那種表面看起來很平靜,其實裡面波濤洶湧,誰鬥出頭誰就贏,而不是一個公平的機制去讓有實力的人去掌控局勢,像文化大革命就很明顯,就是表面看起來很強很贊,可是裡面已經爛光了,因為有權的人去削簡有實力的人的空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有權的人不會做事,有能力的人沒辦法作事,到最後就事情沒人做,國父說,只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這種人都跑去歐洲或到美國讀書就不回來了啦,沒有人要留在亞洲。

那麼外國人哩,他們非常講求自我主義沒錯,可是這個自我是在自我提升還有鞏固自我實力的意義去討論,如果有人威脅到他們展現他們實力的時候,他們會變的非常自我而且激進有侵略性,但是他們真的不團結嗎?像美國教育非常強調團體合作,他們規定小朋友一定要參加球隊或樂隊,仔細去看這背後的意義,會發現每個人扮演的角色都有他的份量在,不管你是打中鋒後衛、或者拉小提琴吹喇叭,在團體當中,都是發展個人主義而且又是團體當中不可獲缺的角色,那麼他們有競爭嗎?有的,他們不是玩弄權術或關係去贏,一切都是靠實力,今天你表現的好就是首席,表現不好就是二輪球員或候補樂手,等到表現好了再來談出頭吧。整個團體裡面做的競爭是良性的競爭,是為了讓自己和團體更好做的競爭,然後整個團隊的實力就不斷的提升,一個小團體這樣,小團體小團體競爭,變成大團體也是這樣,甚至變成一個國家也是這樣,人的潛力得以發揮。

為什麼日本企業會沒落,美國企業那麼強,歐洲企業經歷過幾百年還稱的過來,而且現在有越來越強的趨勢?日本當時拿了歐洲美國的技術,團體當中不準有異議(打壓式的),拿了技術之後就拼命打壓成本,這個是根本不需要創造力的工作,整個升遷機制靠年資,不是靠實力,升遷是獎勵,不是責任和義務,老人位子坐穩了就覺得他該開始享受開始爽了,也不去吸收新知識,慢慢的就開始落後,整個公司的競爭實力隨著亞洲東歐其他國家的崛起慢慢開始沒落;反觀美國歐洲呢,就是能夠做到這個職位的人是因為他是個能夠擔任這個職位任務的人,不是獎賞,所以大家拼命的想要展現自己的實力,想要證明自己有資格自己行,就成唯一個良性的競爭,而且年輕有實力的更得以出頭,因為他們有能力擔任重任,吸收外界資訊的能力又比較快,以台灣來說,外商總經理來看,康寧的Ruston也才37歲、國家儀器的老闆也30多歲、CitiGroup的Mark也37(突然發現我認識的大咖還不少),最猛的是那個國家儀器的,市場已經飽和,做不下去了,明明市場是萎縮的狀態,他還是可以拖著整個團隊用盡精力的跑,去年營收還超過前年的營收,沒錯啊,這個就是個人主義,但是他們就是知道要怎麼把個人主義完美的應用在團體裡面啊。

日本現在也強了,他們開始知道自己落後的原因,很多日本大企業開始改變組織結構,還有送員工到歐美進修,老的就去上EMBA,年輕的老闆出資讓他們成長,許多成長中的日本企業都受過這樣的change management,像Sony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ya 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